目录

第二大脑

这两天看了涂子沛的新书《第二大脑》,主要讲了如何打造自己的笔记系统,这个笔记系统是我们大脑的延伸,也是辅助我们的思考工具,知识传承载体。

作者开篇写了个题记:

我出版了近十部作品,从来没有要求自己的孩子阅读其中任何一本。但这本书例外,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及子孙后代都认真阅读,并且尽早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第二大脑。

可以看出作者自己对这本书的看重,近两年涌现出很多双链笔记应用,类似Roam Research,Logseq,Obsidian等等。

他们的背后思想都是卢曼的卡片盒笔记法。

这本书更像是这类工具的具体实践,更进一步是如何打造自己的思考工具、创作流程、知识承载。

作者也正是靠这个方法在 3 个月完成了本书。

如果读者之前对卡片盒笔记法不太了解,建议可以阅读本书。

如果对这个方法十分清楚,并在平时中已大量实践,可能会有一些共鸣,但也许不能汲取到太多新的观点。

同时推荐大家看下卡片盒笔记法的官方文章:

https://zettelkasten.de/introduction/zh/

以下是阅读该文章时重要观点的摘抄和思考:

卡片盒笔记概念

卡片盒笔记系统是一款个性化的,用于思考和写作的工具。它具有超文本(hypertext)的特点,让你的所思所想互相连接形成网络。与其他系统不同的是,你创造的是一张由你的想法、看法、灵感、或者遇到的具体的知识组成的思想之网(web of thoughts),而不是孤立的笔记。它强调笔记之间的连接关系,而非把所有笔记堆在一起。

我们今天所知的卡片盒笔记法,由尼克拉斯 - 卢曼(Niklas Luhmann) 创造并发扬光大,它是目前最强大的思考和笔记工具。

卡片盒笔记特点

  1. 它是如同网页一般的超文本;
  2. 它坚持笔记原子化的原则(Atomicity);
  3. 它是个性化的;

超文本:笔记之间相互联系(双链),原子化:每条笔记包含且只包含一条知识。个性化:个人思考工具。

单个卡片构成

每条笔记由三部分组成:

  1. 唯一标识符:它为你的笔记提供一个明确的地址;
  2. 笔记的正文:这是你记录的笔记内容,一般为一段简短的原子化的信息;
  3. 参考文献:如果你的内容来源于外部,你可以在每条笔记的底部写上信息来源,如果你记录的是你自己的想法,则留空。

唯一标识符就是创建某种类似 ID 的编号,让这条笔记唯一,这样就可以方便后续的引用和查找。笔记正文需要用自己的话写这部分内容,避免完全摘抄,只有是自己思考加工过的东西,才属于自己,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工具箱。

输入卡片盒的内容应该是知识而非信息 Knowledge instead of information.

参考文献一般位于在笔记卡片的底部,用来说明信息的来源。一般为 卡片盒笔记系统外部的参考文献,比如书籍、论文或者网络上的文章。

专注当下项目与广泛笔记间的妥协

当我们在做一个 Project 的时候,往往会遇到偏离主线的知识,我们在思考、记录笔记时经常会偏离主线发散,同时在发散的过程中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带来很多副产品。

但是如果过于发散,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主线任务,因此,我们需要在专注当下项目与广泛笔记之间进行妥协和平衡。

/ox-hugo/2023-04-30_22-19-58_screenshot.png 完成项目的过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副产品,这些副产品会成为未来项目的宝贵知识。

参考文献

https://zettelkasten.de/introduction/zh/